莆田世界文化遗产潜质:妈祖信仰与海丝文化的交响229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福建省的莆田市,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它不仅以“鞋都”之名蜚声海内外,更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古城。提及“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福建的武夷山、土楼或泉州古城,然而,莆田所蕴含的文化瑰宝,特别是以妈祖信仰和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为核心的独特价值,使其拥有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巨大潜质。

莆田,古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这片土地上,山海交融,人文荟萃。它不仅是中华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文化交流枢纽。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属性,构成了莆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和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妈祖文化:世界级信仰的源头与载体

如果说有什么文化现象能将莆田与世界紧密相连,那非妈祖信仰莫属。妈祖,原名林默,生于莆田湄洲岛。她生前护佑乡里,死后被尊为“海上女神”,成为中国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东北亚乃至全球华人信奉的海神。妈祖信仰已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本身就印证了其“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UV)。

莆田作为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拥有众多与妈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这座祖庙历经千年香火,是全球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其建筑群融合了闽南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精雕细琢,气势恢宏。庙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帝王敕封的匾额、碑刻、祭器等,它们不仅是妈祖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此外,莆田市内还有众多分散的妈祖宫庙、与妈祖传说相关的古迹以及沿海渔民的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妈祖文化遗产的完整链条。

妈祖文化的突出普遍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全球影响力:妈祖信仰随着华人移民和海上贸易活动,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连接华人社群的精神纽带,其信众遍布五大洲,庙宇超过万座,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独特案例。
海洋文明的代表:妈祖文化是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与海洋的关系,反映了古代航海技术、风险意识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祈求。
和平与慈善精神:妈祖的传说中充满了救苦救难、扶危济困的故事,其核心精神是“立德、行善、大爱”,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和平、和谐理念高度契合。
有形与无形遗产的结合:莆田的妈祖祖庙及相关遗址,是妈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将这些有形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正是将妈祖信仰的无形价值具象化、空间化,展现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景观的完整性。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莆田地处闽中腹地,依山傍海,自古便是优良的天然港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莆田扮演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商品集散地的角色。唐宋元明时期,莆田的秀屿港、湄洲港等口岸舟楫往来,商贸繁荣,与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

莆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

历史航运枢纽:莆田港口群不仅是商品输出的窗口(如陶瓷、茶叶、漆器等),也是中外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基地。历史文献中不乏莆田港口对外贸易的记载,以及外国商船停靠、外籍居民定居的痕迹。
文化交流的桥梁:伴随海上贸易,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也经由莆田传入,与本土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例如,莆田的广化寺是闽南地区重要的佛教古刹,历经千年,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遗址遗迹丰富:莆田境内留存着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古港口遗址、码头、航标、古渡口、古道、以及为海上贸易服务的造船、陶瓷作坊遗址等。这些物质遗存是古代海洋贸易繁荣的直接证据。例如,位于仙游的永济桥,是南宋时期建造的石梁桥,其规模和工艺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造桥技术,也曾是连接陆路交通、服务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将莆田的这些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纳入申报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展现中国海洋文明的多元性和连续性。

三、闽中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明

除了妈祖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叙事,莆田还拥有独树一帜的闽中文化。莆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代文人墨客辈出,如宋代“海滨四贤”的刘克庄、陈文龙,明代礼部尚书林俊等,他们不仅在文学、哲学领域成就斐然,也深刻影响了莆田乃至福建的文化风貌。这种重教崇文的传统,使得莆田积累了大量的书院、祠堂、民居等文化遗存。

莆田的文化景观还包括:

书院文化与教育传统:如历史悠久的 Lingyi Academy (陵园书院),它是古代莆田重要的教育机构,见证了莆田地区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佛教名刹:广化寺不仅是莆田的标志性寺院,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祖庭之一,其建筑群宏伟壮观,文物珍品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另一重要寺庙是石室岩寺,建于唐代,以其独特的山岩景观和佛教文化闻名。
传统村落与民居:莆田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其古朴的建筑风格、独特的乡土风情,展现了闽中地区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这些村落往往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非遗技艺:莆田的木雕、漆器、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技艺本身也与当地的文化景观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这些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莆田独特的文化景观,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莆田的文化基因,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提供了多元而深厚的内涵。

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莆田拥有巨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潜质,但在申报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与机遇:

挑战:

概念凝练与突出普遍价值的界定:如何将妈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和闽中地域文化有机整合,凝练出具有国际说服力的“突出普遍价值”,是首要任务。这需要精准定位,避免泛泛而谈。
完整性与真实性的保护:对现有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和管理,必须严格遵循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过度开发或不当修缮都可能损害其遗产价值。
管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平衡遗产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确保遗产地的可持续性利用和管理,是长期面临的课题。
竞争激烈: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准备。

机遇:

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产的申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支持。莆田作为其重要节点,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
妈祖信仰的国际影响力:妈祖信仰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全球性的影响力为相关物质遗产的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基础和人文情感认同。
地方政府的重视:莆田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文化遗产普查、修缮和宣传,为申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多学科合作:通过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和阐释莆田遗产的价值。

综上所述,莆田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妈祖信仰、重要的海丝地位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无疑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潜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的尊重,更是莆田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多元魅力的重要途径。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努力下,莆田这座海滨古城,终将以其独特的文化光芒,在全球文化遗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2025-10-10


上一篇: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录:从除名到濒危,审视人类文明瑰宝的困境与教训

下一篇:海龟食用:从古老习俗到现代保护的全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