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简介317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学科专业建设一直与学校历史发展同步,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鲜明特色。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在学科战略发展规划指导下,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科建设依托的历史学院,是吉林省唯一拥有世界史本科专业招生资格的单位。世界史本科专业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为骨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近年来,世界史学科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规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师资队伍建设

世界史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93.8%。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12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5%。

学科带头人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计划入选者、吉林省特聘教授、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多位业务骨干,学术影响日益扩大。

科学研究

世界史学科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研究方向涵盖近现代世界史、中外关系史、东亚近代史、俄罗斯史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和教材数十部。

学科主办的学术期刊《世界历史研究》自2011年创刊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史学术期刊,入选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学术交流

世界史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近年来,学科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中英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近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人才培养

世界史学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本科培养以历史学为基础,以世界史为重点,兼顾历史学和世界史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内容。研究生培养以世界史为依托,加强对历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世界史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社会服务

世界史学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世界史知识,传播国际关系理论和文化,服务社会发展。学科教师经常受邀在媒体、学校和企业等单位进行讲座或开展学术咨询,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学科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参与《吉林省通史》、《吉林省志》等大型历史工程的撰写,为吉林省的历史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展望

面向未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将继续秉承“立足东北、服务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史学科,为吉林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11-03


上一篇:文明的曙光:世界历史中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下一篇:各国历史影视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