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传承农耕智慧,喜迎秋收硕果137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到来。在这凉爽宜人的时节,大自然悄然发生着变化,万物逐渐成熟,农耕劳作进入收获阶段。而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也伴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为这丰收的时节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

一、迎秋收,制秋衣

白露时节,田间果实累累,稻谷金黄。民间有“白露打核桃”的说法,意指此时核桃成熟,适合采摘食用。各地农民纷纷开始忙碌于秋收,准备迎接丰收的喜悦。同时,随着天气转凉,人们也开始制作秋衣,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二、饮白露茶,养生保健康

白露时节,经受了夏日酷暑和初秋雨水的滋养,茶树上的茶叶逐渐成熟,品质达到最佳。此时采摘制作的茶叶,被称为“白露茶”。民间有饮用白露茶的习俗,认为其具有清热降燥、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三、吃龙眼,补益气血

在南方地区,白露时节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龙眼肉质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肾、安神补脑的功效。人们喜欢在白露时节食用龙眼,祈求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四、晒桂花,做桂花糕

白露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人们纷纷采摘桂花,晾晒或烘干保存。晒干的桂花香气浓郁,可以用来泡茶、做糕点。其中,桂花糕是白露时节的传统美食,香甜软糯,深受人们喜爱。

五、赏菊花,祈福延寿

白露时节,也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古代,菊花被视为高洁雅致、吉祥长寿的象征。人们喜欢在白露时节赏菊、饮菊花酒,祈求长寿安康、福寿绵延。同时,菊花还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降血压的功效,是药食同源的佳品。

六、放风筝,寄托美好祝愿

白露时节,天气晴朗,微风习习。人们喜欢在田野或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寄托对美好未来的祝愿。风筝五彩缤纷,造型各异,承载着人们对自由、希望和幸福的期盼。

七、酿黄酒,祈求丰收

在一些盛产稻米的地区,白露时节是酿造黄酒的传统时间。人们将糯米蒸熟后,加入酒曲发酵,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即可酿制出醇香浓郁的黄酒。黄酒具有补血益气、活血通络、暖身驱寒的功效,是白露时节不可缺少的一味佳酿,祈求丰收和团圆。

八、祈福驱邪,焚香挂茱萸

在古时,白露时节也是人们祈福驱邪的重要节日。民间流传着“白露不采茱萸,赤白痢疾走相扶”的说法。人们相信在白露这天采摘茱萸,佩挂在身上或插在屋檐下,可以驱邪避灾、防止疾病。同时,人们还会焚香祭祀,祈求平安健康。

九、蒸南瓜,应节又养生

白露时节,正是南瓜大量上市的时候。南瓜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具有健脾益胃、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的功效。人们喜欢在白露时节蒸南瓜,既应节又养生,是白露时节的特色美食。

十、制豆腐,健康又解馋

在一些地区,白露时节也是制作豆腐的传统时间。人们将大豆浸泡、磨浆、煮沸、点卤,经过一系列工序,即可制成洁白嫩滑的豆腐。豆腐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钙质、铁质等营养元素,是白露时节一道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

白露节气,是秋收的序曲,是农耕智慧的传承。伴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人们通过这些传统习俗,庆祝丰收、祈福驱邪、养生保健康,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白露时节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健康养生的宝贵经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4-10-27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