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立冬传统习俗,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219


天水,古称上邽,是甘肃东南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这里就流传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其中以立冬习俗最为盛行。立冬对于天水人民来说,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吃饺子:温暖立冬

天水立冬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团圆与美满。天水人民在立冬这一天,会全家齐聚,包制饺子。饺子馅料通常以猪肉大葱为主,另外还会加入一些时令蔬菜,如萝卜、白菜等。包好的饺子饱满圆润,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贴冬膘:抵御严寒

立冬后,天寒地冻,人们为了抵御严寒,会通过进补来增加身体的热量,这一习俗被称为“贴冬膘”。天水人民在立冬的前后,会食用羊肉、牛肉等高能量食物,同时还会喝一些温补的药膳,如羊肉汤、黄芪炖鸡汤等。通过贴冬膘,人们可以增强体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熏腊肉:储存过冬食材

农村的天水人民,在立冬前后还会熏制腊肉。将新鲜的猪肉经过腌制、风干后,挂在火炉上熏制。熏制好的腊肉色泽金黄,香味扑鼻,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营养丰富。每到过年或者逢年过节,腊肉都会成为天水人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贴冬符:祈求平安

在过去,天水人还有立冬贴冬符的习俗。冬符是一种印有神灵或吉祥图案的纸符,人们会将其贴在门口或窗户外,祈求平安吉祥。冬符上通常印有天官赐福、驱邪避灾等字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晒菜:储备过冬蔬菜

农村的天水人民,在立冬前后还会晒菜。萝卜、白菜、辣椒等蔬菜经过晾晒后,可以长时间保存。晒菜既可以避免蔬菜腐烂浪费,又可以增加蔬菜的甜度和耐储存性。晒好的蔬菜不仅可以供自己食用,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成为冬季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杀猪宰羊:囤积过冬肉食

在立冬的前后,一些农村家庭还会杀猪宰羊,将其分割成小块,腌制好后储存起来。这些肉食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帮助人们度过漫长的冬季。杀猪宰羊的习俗也体现了天水人民勤俭节约、未雨绸缪的传统美德。

做冰糖葫芦:迎接冬日甜蜜

除了以上习俗外,天水还有立冬做冰糖葫芦的传统。冰糖葫芦是用山楂串成串,裹上熬制的糖浆后风干而成。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是儿童的最爱,也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美味小吃。天水人民在立冬这一天,会买上几串冰糖葫芦,寓意迎接冬日的甜蜜。

结语

天水市立冬传统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天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习俗代代相传,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传承着天水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承载着人们对故乡和生活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承将永不磨灭。

2024-11-04


上一篇: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下一篇: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保护、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