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国际名片: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的诞生与深远影响51


1987年,对于中华文明在全球舞台上的认可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的六处珍贵遗址,经过严格评审,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正式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更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精髓走向世界,获得全球瞩目的重要时刻。这首批六处遗产,如同一张张璀璨的国际名片,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壮丽山河的无与伦比的价值。

这六处遗产包括:雄伟壮丽的长城、规模宏大的故宫、神秘莫测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艺术宝库莫高窟、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以及集自然与文化于一身的泰山。它们各具特色,涵盖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军事防御、皇权政治、史前文化、宗教艺术、帝王陵寝以及自然崇拜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宏伟画卷。

一、 世界遗产的意义与中国的加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1972年通过,旨在保护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UV)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正式签署并批准该公约,展现了对全球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承诺。1987年的首次申报成功,是中国参与世界遗产保护进程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从国内走向国际,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一步。这一举动,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国内的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动力。

二、 首批六大世界遗产的璀璨光华

1. 长城(文化遗产)


长城,这一横亘于中国北方大地的巨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达到鼎盛,绵延数万里,跨越十几个省份。长城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军事智慧,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其蜿蜒起伏的姿态与壮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杰作。长城入选世界遗产,是对其作为世界军事建筑史上的奇迹、以及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的最高肯定。

2. 故宫(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即明清两代的皇宫,正式名称为“明清故宫(北京)”,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建成,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居所和权力中心。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对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其宏伟的体量、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藏品,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和独具特色的皇家文化。故宫的入选,不仅因为其卓越的建筑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承载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完整历史信息,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

3.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包含人类化石、石器、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之一。自1920年代以来,这里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直立人)、“山顶洞人”(晚期智人)的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器和用火痕迹。这些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证据,证明了中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口店遗址的入选,凸显了其在世界史前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中的卓越地位,是探索人类文明曙光的珍贵宝库。

4. 莫高窟(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的开凿和修缮,形成了现存洞窟735个,其中保存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的庞大石窟群。莫高窟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原、西域乃至古印度、波斯等多种文化元素,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莫高窟入选世界遗产,是对其作为世界宗教艺术、壁画艺术、雕塑艺术杰作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肯定。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陵园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以其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内涵震惊世界。尤其是在陵园东侧发现的兵马俑坑,出土了数千件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青铜兵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不仅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成就和军事制度,更提供了研究秦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它的入选,是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端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具象化呈现,也是对人类地下艺术宝库的最高肯定。

6. 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五岳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它不仅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更因其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泰山就是帝王封禅祭天的圣地,文人墨客歌咏赞颂的对象,宗教信仰(儒、释、道)的寄托之所。山上遍布古建筑、摩崖石刻和历史遗迹,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人文景观。泰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价值在于完美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类文化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传承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三、 首次入遗的深远影响

中国首批世界遗产的诞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1. 提升国家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 成功入选世界遗产,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全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些遗产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2. 推动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世界遗产的身份,对中国国内的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它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了遗产管理和保护的科学化水平,使遗产地从传统的“看守”模式转向科学的“保护与管理”模式。

3. 促进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显著提升了遗产地的国际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使遗产地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4. 增强全民遗产保护意识: 首批遗产的成功入选及其后续宣传,让更多普通民众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了全民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为遗产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5. 为后续申遗积累经验: 1987年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后续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此后,中国不断有新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已拥有数量庞大的世界遗产。

四、 结语

中国首批六处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不仅是对这些遗产本身“突出普遍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文明成果、承担遗产保护责任的庄严承诺。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过去,也昭示着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的未来。30多年来,这些遗产地在保护、管理和传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们将继续作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故事。

2025-11-05


上一篇:江陵:韩东海岸的文化瑰宝及其世界遗产潜力

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全球文化与自然瑰宝的守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