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绒花:南京非遗技艺的千年传承与世界文化遗产背景下的璀璨新生340


南京,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近五百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见证了六朝烟雨的繁华,承载了明代金陵的辉煌,更在近现代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南京不仅以其山川形胜、人文荟萃而闻名,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瞩目。在这些流光溢彩的非遗珍宝中,南京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金陵古韵的生动注脚。它不仅是一项传统的装饰艺术,更是南京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背景下,焕发新生、走向世界的璀璨缩影。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京绒花的起源、工艺、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并将其置于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追求之中,展现这一“指尖上的非遗”如何穿越千年,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 南京:历史的厚土与文化的摇篮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明城墙的巍峨沧桑,中山陵的庄严宏伟,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传奇。南京的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其中,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京城墙也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壮丽,为绒花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正是因为这座城市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珍视,才使得像绒花这样的精巧技艺得以存续,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找到了新的生命力。

南京的文化精神是开放包容的,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吸收融合南北文化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金陵文化。这种文化特质也反映在绒花的艺术风格上,它既有宫廷的华贵,又不失民间的灵秀,成为不同阶层审美情趣的交汇点。在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 绒花溯源:宫廷的奢华与民间的雅趣

南京绒花,顾名思义,是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成的绒质花卉饰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兴盛于明清两代。据考证,唐朝时期,杨贵妃等贵族女性就已开始佩戴绒花,其“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描写中,绒花或已是其点缀之一。宋代诗人更是有“一朵绒花胜一枝”的赞美,可见其当时已是风靡之物。

到了明清时期,南京绒花工艺达到鼎盛。作为六朝古都和明代都城,南京云集了全国顶尖的工匠,“金陵制造”名扬天下。绒花也因此成为了宫廷贡品和贵族阶层竞相追逐的时尚饰物。彼时的绒花不仅用于头饰,还被广泛应用于屏风、插花、盆景等室内装饰,寓意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贾母赏赐给众姐妹的“宫制堆纱新巧的宫花”,指的便是绒花,这侧面印证了绒花在宫廷和贵族阶层中的流行与地位。它既是华丽的象征,又是身份的体现。

绒花不仅是宫廷的专属,也深深融入了民间生活。每逢婚嫁喜庆、逢年过节,寻常百姓也会佩戴绒花,以求得一份吉祥和喜气。嫁妆中的绒花,更是承载着父母对女儿的祝福。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下,绒花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题材也更加丰富,从传统的牡丹、凤凰、龙凤,到梅兰竹菊、十二生肖,无不栩栩如生,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好的寓意。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冲击和审美观念的变迁,绒花一度走向衰落。机械生产的廉价饰品大量涌入市场,传统手工绒花因其耗时耗力、成本高昂而逐渐式微,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幸运的是,在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仍有一批坚守者,用他们的匠心和热爱,守护着这项古老的技艺,使其得以薪火相传。

三、 绒花工艺: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南京绒花之所以珍贵,在于其纯手工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的制作流程。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其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绒花制作是一门集“捏、勾、缠、剪、烫”等多种技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工序之繁复、细节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主要步骤包括:

1. 选料与染色: 绒花的主料是天然蚕丝。艺人需要精选上乘的生丝,经过浸泡、退浆等预处理,再进行染色。传统的染色多采用植物染料,色彩醇厚、富有层次感。现代绒花也会使用环保化学染料,以达到更广阔的色彩表现,但仍保留传统配色理念,讲究色彩的和谐与意境。

2. 劈绒: 这是绒花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环。将染好色的蚕丝均匀地劈成极细的绒线。这一步全凭艺人手感,要求劈出的绒线粗细均匀,根根分明,才能在后续的制作中呈现出绒质的独特光泽和柔软触感。劈绒的刀法和力度,直接影响着绒花的“绒”感和细腻程度。

3. 勾条: 将劈好的绒线缠绕在细铜丝或铁丝骨架上,用特制的工具将丝线勾勒成绒条。这一步是形成绒花各种形态的基础,需要艺人对构图和造型有精准的把握。不同花瓣、叶片、枝干的形态,都需要通过巧妙的勾条技法来完成。

4. 剪裁: 勾好的绒条并非直接成型,而是需要艺人根据设计稿,用剪刀将其修剪成花瓣、叶片等各种精细的部件。剪裁要求刀工精准、线条流畅,力求使每一个部件都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5. 粘花与造型: 这是绒花制作的最后也是最考验艺术功力的环节。艺人将剪裁好的绒花部件,按照花卉的自然生长规律或设计图纸,逐一进行组装、粘合。从花蕊到花瓣,从叶片到枝干,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粘合过程中,艺人还会运用巧手,对绒花进行最后的造型调整,使之更具立体感和生命力。最终,一朵绒花便在艺人指尖的反复揉搓、轻捻慢转中,如魔法般诞生。

整个制作过程没有模具,完全凭借艺人的经验、技艺和对美的理解。一件精美的绒花作品,往往需要耗费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它不仅是手工艺的结晶,更是艺人匠心独运、心血凝结的艺术品。这种独一无二、无法批量复制的特性,正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四、 绒花的文化意蕴与社会价值

南京绒花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社会价值。它在色彩、造型和纹样上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1. 吉祥寓意: 绒花的“绒”字与“荣”字谐音,因此被赋予了“荣华富贵”、“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凤凰造型的绒花代表吉祥如意、龙凤呈祥;牡丹绒花象征繁荣昌盛、国色天香;柿子、如意等造型则寄托着事事如意、吉祥平安的愿望。这些吉祥寓意使得绒花在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备受青睐。

2. 婚嫁文化: 在旧时,绒花是婚嫁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娘会佩戴绒花,寓意着婚姻美满、子孙繁荣。嫁妆中也会出现绒花装饰,象征着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它成为了幸福和祝福的载体,连接着家庭和家族的情感纽带。

3. 艺术价值: 绒花以其独特的材质和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极致美学。它将平面的蚕丝转化为立体的花朵,光泽柔和,色彩典雅,兼具雕塑感和绘画感。其精湛的技艺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 文化认同与传承: 作为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南京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是金陵文化精神的物化体现。绒花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坚守和发扬。在全球化背景下,它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5. 活态博物馆: 每一件绒花作品都是一个活态的博物馆,讲述着历史、工艺和文化的故事。通过绒花的展示、制作体验和文化交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兴趣。

五、 绒花新生: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尽管绒花一度式微,但在新世纪,尤其是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下,南京绒花迎来了复兴的曙光。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淑梅老师为代表的一批绒花艺人,默默坚守,不懈传承,让这项古老技艺得以延续。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关注和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回潮,绒花更是从小众走向大众,焕发出璀璨的新生。

2018年,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剧中女主角佩戴的绒花头饰,将这项精美的非遗技艺带入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全国乃至海外观众对绒花的强烈兴趣。一时间,“绒花”成为热门搜索词,订单蜂拥而至,绒花产品供不应求。这部剧的成功,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绒花,也让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和热爱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创新,是绒花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当代绒花艺人不仅坚守传统工艺,也在设计上进行大胆创新,将绒花艺术与现代审美、时尚潮流相结合:

1. 产品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头饰,绒花艺人开始开发更多元的文创产品,如胸针、耳环、项链等时尚饰品,以及家居装饰、礼品摆件、艺术装置等。这些创新产品既保留了绒花独特的绒质美感,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偏好。

2. 跨界合作: 绒花与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绒花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服装面料、高级定制中,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和奢华感。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提升了绒花的时尚度,也拓宽了其市场空间。

3. 教育推广: 越来越多的绒花工作室和传承人开设了体验课程和研学项目,让公众有机会亲身感受绒花的制作过程。在中小学和大学,绒花也被纳入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这些教育推广活动,为绒花的未来传承储备了人才,注入了新鲜血液。

4. 国际交流: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南京绒花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在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艺术展览中,绒花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精妙与魅力。这不仅提升了绒花的国际知名度,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世界文化遗产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绒花在南京这座古城中,如同金陵之花一般,在历史的滋养下绽放。它既是南京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南京绒花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关于传承、创新与美的东方故事。它的璀璨新生,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朵“指尖上的繁花”,永远绽放光彩,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文化使者。

未来,南京绒花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与时俱进,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这项非遗的保护中来。在南京这座充满历史感与现代感的城市中,绒花作为金陵古韵的生动符号,将继续闪耀着独有的光芒,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贡献着东方智慧与审美。

2025-10-11


上一篇:沃土生华:中国传统种菜的文化传承与生活哲学

下一篇:湘西南传统习俗:多元民族融合的山水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