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立冬:千年传承的节气风俗与城市记忆27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古城扬州,立冬并非简单的季节更迭,而是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延续至今,更成为扬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世代扬州人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

扬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立冬时的景象与北方寒冬迥异。虽然气温渐凉,但秋意未尽,银杏叶黄,枫叶染红,依然保留着江南特有的温柔与诗意。正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扬州立冬习俗的独特韵味,与北方寒冷地区以取暖御寒为主的立冬习俗有所不同。

一、 丰富的饮食文化:冬令进补,滋养身心

立冬进补,是全国各地普遍的习俗,扬州也不例外。然而,扬州的立冬饮食文化更注重地域特色与食材的精细搭配。扬州素来以美食闻名,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冬令进补”佳肴,以期在寒冷的冬季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常见的食物包括:

1. 芡实莲藕排骨汤: 芡实具有补脾益肾、固精涩肠的功效,莲藕清热润燥,与排骨一起煲汤,营养丰富,是立冬进补的理想选择。扬州的莲藕以其清甜脆嫩而著称,与其他食材相得益彰。

2. 蟹黄狮子头: 狮子头是扬州名菜,肥而不腻,鲜香扑鼻。立冬时节,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用蟹黄制作的狮子头,更是鲜美无比,让人回味无穷。 这体现了扬州人精益求精的烹饪技艺,将寻常食材烹饪成美味佳肴。

3. 糯米八宝饭: 糯米八宝饭是扬州冬日里常见的甜品,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日子红红火火。八宝饭里包含多种食材,如红枣、莲子、桂圆等,香甜软糯,温暖人心。

4. 腌制咸菜: 扬州人注重食物的储存,立冬前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各种咸菜,如萝卜干、榨菜等,为冬日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这不仅是应对冬季食材匮乏的智慧,也是一种对传统生活的传承。

二、 独特的民俗活动:祭祀祈福,祈求平安

除了丰富的饮食文化,扬州立冬还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与祭祀、祈福有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1. 祭祀祖先: 立冬祭祖是扬州重要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家中或祠堂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兴旺。 祭祀仪式通常包含上香、摆供品等环节。

2. 祭祀土地神: 扬州人不仅祭祀祖先,也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感恩之情。

3. “送寒衣”: 虽然不如北方地区盛行,但部分地区仍保留着“送寒衣”的习俗,为逝去的亲人送去衣物,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关怀。

三、 立冬与扬州城市文化:历史的延续与现代的融合

扬州立冬的传统习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从唐宋时期繁华的运河文化,到清代的园林文化,扬州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而立冬的习俗,也成为了这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的习俗逐渐淡化,但许多仍被保留和传承。一些社区和机构会组织立冬主题活动,例如烹饪比赛、文化展览等,以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之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之,扬州立冬的传统习俗,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更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体现在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活动中,更融入了扬州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成为这座古城独特魅力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积极贡献。

2025-07-16


上一篇:传承与创新:探秘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下一篇:传统习俗中的手指游戏:文化传承与童年记忆